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区“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影响百姓出行和文明县城创建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在年初政协例会上,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县政协领导非常重视,把这一课题的调研列入年度工作重点。6月份作了具体布署,成立了调研组,由县政协领导牵头,县政协社会法制委、住建委、执法局、交管大队、部分委员共同参与,通过外出考察、召开委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认真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一)停车场的建设情况。城区停车场依设置位置、服务对象及特征区分为配建性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三种。我县目前配建停车场共有停车位3791个(详见附表一)。公共停车场10处,总面积8807平方米,停车位244个(详见附表二),城区道路现有36条约53公里,设置路内停车位1431个(详见附表三),其中老城区860个,三项总计5466个停车泊位。按先进地区经验表明,只有当公共停车场停车位达到城区机动车总数的15-20%以上时,才能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据调查测算,城区小型汽车日夜间运行不低于4000台,按目前公共停车位244来计算为6.1%,远远低于上述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机动车拥有量有加快增加的趋势。
(二)当前汽车拥有量。截止2014年8月底,全县各类机动车保有量为4.8万台,其中小型汽车6674台,摩托车3.8万台。另有超4万归类为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据车辆登记分布信息反映,小型汽车中,城区居民车主占41.9%,同时有相当部分登记为乡镇的车主常年在县城务工经商办企业,所以很多车辆还是在县城流动。随着形势的发展,以私家车为主体的小型机动车增长速度迅猛。2013年新车入户登记1630台,较2012年增长29%,预计今后将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同时外籍车辆入城的也在不断增多。
(三)主城区停车场的规划情况。2013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县交管大队组织编制了《绩溪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该规划提出了今后静态交通系统发展策略,对下一步停车场选址、规模、形式作出了科学规划,计划近二年内规划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3个(详见附表四)。并考虑在城乡结合部选址建设货运停车场1个。远期结合该《规划》建设停车场。
二、问 题
(一)停车设施严重不足。我县城区小,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城区各类停车位5466个(其中配建性停车位3791个,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停车位使用率低),与机动车保有量差距较大。据测算城区日间公共停车需求保守估计超过3000个。特别是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一些服务性、经营性单位几乎没有配建停车场。2000年前后开发建设的居民小区对小汽车增长速度估计不足,配建停车设施没有很好考虑。城区沿街门面房的经营业主拥有自备车998辆,由于附近没有公共停车位,长期占路停放,成为“常住户口”。节假日和旅游高峰季节,大量汽车随意停放在街道两侧或小巷,形成阶段性和地段性“停车难”,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市容,引发交通事故。
(二)停车设施布局欠佳。街心花园是城区的商业中心地带,车流人流量大。老城区现有的9处停车场中,只有1处处于花园附近,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许多停车者为图方便,往往舍远求近,导致城区部分停车位始终空位,出现“车位无车停,车停非车位”的不合理现象。
(三)缺乏政策保障措施
在政策方面,我县缺乏扶持停车收费的相关政策,很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停车场的建设中。另外,目前尚未出台停车收费的相关政策,致使部分车辆在中心城区道路上长时间停放,周转率过低。在保障措施方面,对配建性停车场建设监管不到位,一部分新建项目想尽办法压缩配建规模,或者将配建停车场挪作它用。如台客隆地下停车场改造为家具广场就是例子。
(四)停车管理相对滞后
一是目前我县尚没有制订与交通发展相适应的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如机动性停放管理办法、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等。二是城区道路空间“无限制”地被挤占。望徽路、文峰路、扬之北路、扬之南路、梓潼路等路段人行道形同虚设。三是占道停车位设置不够规范,没有充分考虑道路通行,市容环境及路外公共停车位的关系,机动车停放管理不够严格。四是部门协调亟待加强。五是市民文明停车的意识有待于提高。
三、建 议
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是一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分阶段实施,更要着眼长远,实行综合治理。当前需要一手抓扩大车位供给,一手抓科学管理。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场为补充的格局。
(一)加强领导。一是领导重视,把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作为文明县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主导停车场的建设工作。二是规划引领。要将停车场设施建设纳入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按照适当超前、留有余地的思路,尽快出台《绩溪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三是加强监管,严格保持规划底线,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在新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明确提出停车位的配置要求并认真实施。四是统一协调。解决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把握,建立在政府统一主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高效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多措并举。根据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需求情况,按照急需急建,尽快缓解的思路,统筹解决“停车难”问题,从长期来看,要以规划为引领,确定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目标,明确分期建设的时序和措施,通盘考虑,科学选址。要突出重点,以配建为主。从近期来看,重点解决矛盾比较突出的老城区停车问题。一是优先解决在中心城区、商业集聚区和重要交通堵点的停车场建设问题,充分利用老城区搬迁、改造的机会,规划一些公共停车场,排出时间顺序,抓紧组织实施。二是开展城区可停车空地普查,鼓励和支持老城区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闲置破产的企业将自有的停车设施在节假日和夜间向社会开放;三是通过加强设置,规范管理,增加一部分路内停车位;四是充分发展地下公共停车场,可结合公园、绿地、人防工程建设,开发地下公共停车场。五是切实加强对占用和挪用停车位的治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三)落实政策。一是加紧研究制订《绩溪县停车场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二是筹措资金政策,积极借鉴国内外大城市的成功做法,设立公共停车场建设资金,资金主要来源为占路停车收入。启动公共停车场市场化运作工作,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停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出让、拍卖的方式交由市场化管理,把有偿出让、拍卖的资金用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和日常维护。三是出台一些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四是引入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出台合理的停车收费制度。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各区域的停车供求平衡,提高公共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
(四)规范管理。一是大力发展交通诱导系统,提高停车效率。交通诱导系统主要由交通状况信息探测采集、信息的汇总处理、诱导信息的发布等几个方面组成。交通诱导系统技术是更有效地管理现代交通,实现交通流优化的一种技术,要超前谋划。二是强化执法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将违章突出的车辆、区域、路段列为整治重点,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开展机动车违章停车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切实加强对占路停车位的管理。三是建议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四是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行人和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做到常抓不懈。五是文明引导。通过媒体宣传,提倡市民乘公交车、骑车出行,走绿色出行的低碳出行方式。
附表一:配建性停车场位
编号 |
停车场分类 |
停车位(个) |
建设形式 |
备 注 |
1 |
住宅配建 |
2026 |
地面和地下 |
含附房式车库和地下车库 |
2 |
行政办公配建 |
791 |
地面和地下 |
县行政办公中心地下54个 |
3 |
商业配建 |
304 |
地面 |
|
4 |
工业企业配建 |
670 |
地面 |
含经济开发区企业 |
合计 |
3791 |
|
|
附表二:公共性停车场位
编号 |
停车场名称 |
位置 |
面积
(m2) |
停车位
(个) |
建设
形式 |
备 注 |
1 |
西门岭停车场 |
良安路西段 |
510 |
17 |
地面 |
|
2 |
光明大厦停车场 |
梓潼路与河滨北路 |
420 |
14 |
地面 |
|
3 |
花园1号停车场 |
梓潼路南段 |
480 |
16 |
地面 |
|
4 |
电影院停车场 |
原政府对面 |
1200 |
30 |
地面 |
|
5 |
河滨路停车场 |
扬之南路与澄源路
相交处 |
797 |
20 |
地面 |
|
6 |
实验小学停车场 |
实验小学东测 |
660 |
22 |
地面 |
|
7 |
东山中学停车场 |
河滨东路 |
840 |
12 |
地面 |
临时货运停车场 |
8 |
老丝厂停车场 |
雨田医院旁 |
900 |
30 |
地面 |
|
9 |
望徽路停车场 |
望徽路上良安路与
城墙路段 |
1500 |
50 |
地面 |
|
10 |
移动公司停车场 |
会山路三小出口 |
1500 |
23 |
地面 |
|
合计 |
8807 |
244 |
地面 |
|
附表三:路内停车位
编号 |
道路名称 |
起点 |
终点 |
道路总长度
(m) |
路边停车设置样式 |
停车位
(个) |
1 |
石镜路 |
河滨北路 |
梓潼路 |
730 |
单侧 |
75 |
2 |
文峰路 |
登源路 |
扬之北路 |
304 |
单侧 |
39 |
3 |
梓潼路 |
扬之北路 |
河滨北路 |
906 |
单侧 |
104 |
4 |
扬之北路 |
适之街
登源路 |
良安路
梓潼路 |
693 |
单侧 |
103 |
5 |
望徽路 |
登源路 |
良安路 |
678 |
单侧 |
44 |
6 |
城墙路 |
望徽路 |
扬之北路 |
306 |
单侧 |
24 |
7 |
石镜路 |
河滨北路 |
樟潼路 |
154 |
单侧 |
16 |
8 |
杨柳路 |
河滨北路 |
梓潼路 |
263 |
单侧 |
25 |
9 |
龙川大道 |
扬之南路 |
徽山大道 |
2000 |
双侧 |
430 |
10 |
其它路段 |
|
|
|
|
571 |
合计 |
|
6034 |
|
1431 |
附表四:规划建设停车场
编号 |
停车场名称 |
位置 |
面积
(m2) |
停车位
(个) |
建设
形式 |
备 注 |
1 |
徽山大道停车场 |
徽山大道北端 |
1330 |
19 |
地面 |
临时货运停车场 |
2 |
绩溪站停车场 |
徽山大道与
龙川大道交口 |
6540 |
218 |
地面 |
结合高铁站设置 |
3 |
原水务局停车场 |
扬之南路北端 |
1200 |
40 |
地面 |
开发配建 |
合计 |
9070 |
277 |
|
|
|